中国“三箭齐发”化解地方债务,外媒:这是中国近年来最雄心勃勃的财政计划之一
“重大决策部署”
“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是党中央统筹考虑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确保经济财政平稳运行,以及地方政府化债实际等多种因素,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蓝佛安8日说。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余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次大规模增加债务限额和资金投入,体现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在宏观上将继续采用积极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的决心和实际行动。通过增加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中央政府旨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风险,释放更多资金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这将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改善市场预期,增强企业和居民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上述举措与此前政策一脉相承。今年以来,政府持续采取措施,调整利率、支持房地产市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等,旨在提振民众信心,稳定经济增长预期。此次增加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与之前政策将产生协同效应。
彭博社8日报道称,此次化债措施是在中国寻求控制财政风险和促进经济增长努力的背景下推出的。其规模与此前经济学家预期的上限相符。今年9月底以来,更多支持性措施的出台推动中国股市历史性大涨。与此同时,包括高盛在内的一些国际银行也调升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认为,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举措对打破通缩螺旋“至关重要”。报道称,初步迹象显示,中国政府最新一轮财政支持措施似已起到一定效果。10月,中国房地产销量出现今年以来首次增长,制造业和服务业也较上月有所增长。
正积极谋划下一步财政政策
“备受期待的刺激措施将帮助中国实现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南华早报》8日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显示出反弹迹象,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10月份重回扩张区间。路透社引述瑞联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卡萨诺瓦的分析称,中国并没有释放全部“火力”,要等更清楚地了解美国新政府下步计划之后才会采取进一步行动。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财政部长宣布,中国将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蓝佛安8日表示,我国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2023年末g20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其中:日本249.7%、意大利134.6%、美国118.7%、法国109.9%、加拿大107.5%、英国100%、巴西84.7%、印度83%、德国62.7%;g7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123.4%。同期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元,其中,国债30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0.7万亿元,隐性债务14.3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7.5%。
从举债用途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资本性支出,支持建设了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很多资产正在产生持续性收益,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是偿债资金的重要来源。蓝佛安表示,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目前正在积极谋划下一步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的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