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维基百科的集体智慧过滤一下,让更多的专家参与进来,还能产生维基一样的庞大聚合力吗?google正在发起这场挑战。

  文/徐蔓

  12月13日,google(www.google.com)工程师乌迪·曼伯(udi manber)博士在其博客上宣布,google正在对一款全新的工具“knol”进行测试,knol旨在创建一个全新的用户生成的网络知识库。google将向维基百科发起直接挑战,希望knol能成为一个权威。

  完美风暴

  2007年初,作为互联网巨头的google股价自1月底以来下跌了12%。维亚康姆对google和youtube提起诉讼,要求赔偿超过10亿美元的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的版权费。

  “knol”的诞生,表明google正在由纯粹地聚合和过滤其它网站内容向自己打造内容转型。用户在搜索框中输入自己的问题,系统就可以自动将这个问题的答案以及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一切内容呈现,而这些内容也是由用户自发产生的。techcrunch编辑邓肯·莱利(duncan riley)认为,推出knol服务对于google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变化,这意味着该公司希望成为一家内容提供商。google此举可以促进用户生成内容领域的发展。运用互联网凝聚集体智慧,《维基经济》一书将此称为网络发展过程中的一场“完美风暴”。

  但另一方面,google将knol结果加入索引,很可能会放在搜索结果第一页,甚至顶部。这将给很多内容提供商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它们十分依赖于google搜索结果。google作为搜索与内容提供的双重身份,其客观与公正性无疑将会遭到质疑。

  以squidoo为榜样

  维基百科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功,因为它建立了一套公平、透明的机制。而这一机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不被污染,其创始人威尔斯始终坚守着维基百科的非商业化底线。

评论:谁在撼动维基百科

  在今年维基百科推出搜索引擎工具wikiasari后,标志着维基与google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如果说维基百科是吉米·威尔斯理想主义的文化传播,那google面对的则是华尔街的虎视眈眈,因此google推出的百科知识库注定是一个生意。

  美国著名博客作者、雅虎(www.yahoo.com)前总裁塞斯高登在最近的博客上写到,他受邀到google讲座时谈到,美国在线、微软、雅虎都在面临同样的问题,即建立一个平台,能够吸引伙伴及传媒公司合作,塞斯高登的见解直指2.0开源的精神内核。他又提到,其关键在于,他们来合作是为了赚钱的,这里有没有生意可以做呢?

  就在讲座的隔天,google就透露将推出knol。knol与维基百科的不同之处在于:knol鼓励网民撰写自己感兴趣的词条,建立页面,而让作者享受广告分成。

  这样的模式不得不让人们想到了squidoo。squidoo也是靠网友来建立各个词条的网页(lens),并且提供adsense(www.adsense.com)、amazon(www.amazon.com)、ebay等多种形式的广告服务,你可以在lens(www.leachent.com)中添加这些广告来为自己获得收入。另外,邀请朋友成为lensmaster有可能拿到5美元,不过前提是当你的朋友在squidoo上赚到15美元。squidoo强化了赢利的性质,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12.5万。广告作为潜在的刺激因素,促使各种“知道”、“宝库”、“百科”挤占市场的势头已经十分明显。

  塞斯高登还有一个身份就是squidoo的创立者,他对于自己公司的模式能被google所仿效也颇为得意。他举出了零售商沃尔玛的例子,沃尔玛形成一套规则和流程,零散的兜售依赖于此,能够拿到稳定的收益,也更加便捷。

  同squidoo或其它与用户共享营收的网站有所不同,knol取消了中间人。也就是说,如果google与用户的分成比例为1∶1,那么用户就可以实实在在地获得50%营收,而无需再被中间人拿走一部分。这无疑是knol相对于squidoo的一个巨大优势。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的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