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基于孟献贵老师的民法课程
思维导图
1.民事法律关系和非民事法律关系的区别
(1)民事法律关系四个要点
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所以民事法律关系四个要点: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
(2)非民事法律关系
非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要点相对应
1)有关单位在从事管理活动时产生的社会关系为非民事法律关系(如交警贴罚单)
备注:对应民事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点“平等主体”,由此注意“不得以主体论关系,而应以行为论关系”,单位从事的活动不同其关系不同
2)调整的是主体之间的关系,不调整自己的活动
备注:对应民事法律关系的第二要点“之间的”,如个人的某些散步等行为不属于民法范围
3)恋爱关系,为不能产生司法效果的人身关系,司法效果等同于法律约束力
4)同居关系,但是若有财产/子女抚养问题则属于民法范围
5)朋友关系
备注:恋爱关系、同居关系、朋友关系对应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人身关系
6)不能产生司法效果的财产关系,分为好意实惠和戏谑行为(即为开玩笑)两种
好意施惠包括:
①邀请同看演出比赛或承诺陪同旅游
②火车到站叫醒
③顺路投递邮件或顺便帮邻居清扫积雪
④无偿指路
⑤青年志愿者做帮工
⑥请客吃饭
请客吃饭分三种情况:第一种爽约,不管谁爽约了都不能申请法律赔偿;第二种极力劝酒,则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属于一般侵权;第三种酒后照顾,酒后照顾若一方喝晕,另一方未照顾且产生一方损害了则需承担赔偿责任,若双方均喝晕,未照顾且产生损害则属于公平补偿
⑦搭便车
搭便车分三种情况:第一种爽约,不予赔偿;第二种单独违章驾驶,则属于一般侵权,需要承担责任;第三种驾驶人与第三人共同过错,则需按份责任赔偿,按交警判定过错比例为准进行赔偿
2.民事法律关系要素
(1)民事主体
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需要注意,特殊情况下,国家或集体也可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2)民事内容
包括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的优先原则
民事权利的产生可能由当事人约定也可能由法律直接规定
民事责任包括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
(3)民事客体
民事客体即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其中物权及债权所指向的对象为重点,其余了解即可
物权的客体以物为原则,以权利为例外。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的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