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题:让民法典成为民事法治保障的典范

  新华社记者罗沙、杨维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翻开日前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细读6个分编的1034个草案条文,可以感受到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护人民民事权利的不懈努力,更让人们对民法典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良法善治的标杆充满信心。

新华时评:让民法典成为民事法治保障的典范

  民法本质上是“人”法,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保护人格权、维护人格尊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民法典各分编中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突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重要权利,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更蕴含着对人民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护,也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人格权保护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一部成功的法典,必然映射伟大时代的奋进征程。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痛点难点问题,是民法典编纂中必须牢牢把握的关键。从首提“居住权”为“住有所居”提供法律保障,到增设物业服务合同更好保障业主权利;从完善格式条款制度保护弱势方权益,到明确用人单位职责更好预防制止性骚扰行为……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将民事权利保护提升到新高度,充分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实践。

  法为天平,德作准绳。一个国家的民法典,体现的是其全体社会成员在行为规范上的充分共识。完善婚姻、收养、继承制度,促进家庭关系和谐稳定;强化对债权实现的保护力度,破解当事人不信守合同、欠债不还难题,构建诚信社会;明确“免费搭车”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维护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体现了传统优秀法律文化与现代民事法律规范的融合,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法治建设更加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的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