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它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都能从里面找到答案。5月28日,民法典迎来颁布一周年,人民网邀请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法官晋怡、河北省律师协会律师李叔凡、上海市崇明区司法局工作人员钱易文回答相关问题,一起来看。
1.想办离婚,能立刻就离吗?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离婚有30天冷静期。30日内任意一方不同意离婚的,可以撤回申请;双方如果坚持离婚的,30天届满之后,即可申请办理离婚证。
2.“熊孩子”给主播打赏的钱能要回吗?
熊孩子打赏主播的钱是可以要回来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3.自愿给晕倒的人实施紧急救援,导致被救人受伤,要担责吗?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4.老人留下好几份内容不同的遗嘱,应该以哪份为准?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一份为准。
5.子女生前没说要捐献遗体,父母能将遗体捐献吗?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
6.腹中的胎儿有继承权吗?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7.遭遇职场性骚扰,所在单位需要担责吗?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的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